2025年7月3日至4日,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创新年会在杭州举行。本届年会以《拥抱AI:开放与理性》为主题,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转折点:当AI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现场,从代码模型走向千行百业,企业应如何在变革中寻找清晰方向与落地路径?
ELU中能坤域科技集团董事长/CEO白惠源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。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深耕者,她以一线视角分享了人工智能如何迈入“下半场”,并提出:“AI的上半场是技术的较量,下半场是场景的竞争。”
这场演讲,不只是一次对技术趋势的判断,更是一次关于价值本质的回归。

01
从“技术震撼”到“场景深耕”:AI落地逻辑正在切换
白惠源的演讲开场以一个共同记忆引发共鸣:几年前,大模型技术掀起浪潮,为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可能性,但今天,真正具备商业价值的技术,已经悄然转向。
“从参数规模的比拼,到解决问题的能力,竞争的战场已经发生转移。”她指出,AI的下半场,不再是单纯的模型能力较量,而是一个“场景为王”的时代。
能否提升工厂效率、优化能源配置、降低物流成本、改善服务体验——这些看得见、算得清的结果,正成为AI产品的价值锚点。
“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先进,而在于它能创造多大的商业价值。”她强调,“在AI时代,最大的风险不是技术落后,而是思维落后。”

02
具身智能:AI真正走出屏幕的起点
如果说AI上半场发生在云端,那么下半场的战场,已经落在了地面。
AI不应止步于生成图像或文本,而应当进入真实世界、完成真实任务、解决真实问题。这正是具身智能正在打开的时代窗口——当AI拥有“身体”,它才真正具备进入工业、交通、物流、能源、医疗等多元场景的能力。
她列举了多个正在发生的行业应用案例:AI无人机巡检、AI影像诊断系统、智能物流的24小时分拣机器人、AI扫地机等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:以“智能身体”完成曾由人力承担的任务,并持续提升效率与质量。
目前,据统计,2024年国内具身智能市场规模达到3647亿元,未来五年预计年均增长率超40%。到2030年,仅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突破8700亿元。
白惠源指出:“真正的AI革命,不是让机器更像人,而是让服务更主动,让产业更智能。”

03
从系统能力到落地闭环:以复用与协同走向规模化
让具身智能真正产生产业价值,不能停留在单点应用上,而要具备系统能力与跨场景适配能力。
白惠源所创立的原力无限,正在以系统性视角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多元场景中的落地应用。通过构建“一脑多身”的AI平台架构,其核心AI决策大脑、多模态感知与集群调度系统已具备跨行业复用能力,为具身智能的广域部署提供了基础条件。
“在AI时代,最大的优势不只是技术领先,而是应用领先。”她强调,AI的价值不在技术展示里,而是在真实场景中形成可持续的服务系统。
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原力无限于2024年全球首发FORCE系列智能全自动充电机器人,首次以“机器人找车”的主动服务模式,替代传统“人找桩”的路径,真正实现从“云端智能”向“地面服务”的迁移。
依托AI驱动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和多机器人协同调度系统,FORCE机器人显著提升了充电效率与使用体验,并助力城市能源系统走向“有序充电、有序用电”,获得了来自工程院院士等专家的高度认可及“颠覆式创新的”赞誉。
目前,该产品已在北上广深杭等城市落地应用,服务于真实的城市交通与能源场景,并与多家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。正如白惠源所言:“真正有价值的AI产品,必须要能在复杂场景中稳定运行、长期演化、持续创造可见的商业成果。”

04
从亚布力出发:以场景之力,走向真正的AI时代
这是白惠源第二次站在亚布力的舞台上。十年前,是创业初登场;十年后,她已是行业领军人物之一。
她将AI的讨论从性能维度拉回现实路径:以场景为起点,以技术为支撑,以产业为落点,构建有真实价值、可规模推广的智能体系。
“我们不能把AI变成神话,也不能因为技术落地复杂就选择逃避。真正的AI时代,是产业结构的再造,是问题解决方式的革新。”
从亚布力出发,这场以“开放与理性”为主题的讨论,将在更多行业的真实场景中持续展开。